规范的流程可以减少错误和重复工作,节约时间和资源,提高工作质量。实践中,宁夏回族自治区高效有序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对此做出了生动阐释。
近年来,宁夏坚持把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底线任务,持续优化监测户识别、风险消除等流程,着力构建全链条监测帮扶体系,努力克服发展基础薄弱、年均降雨量低等困难,积极应对牛羊肉市场波动等问题,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
1
统一标准规范“流程图”
记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采访时发现,当地的监测户家中都贴着一张十分显眼的《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流程图》,用不同颜色的矩形、椭圆、箭头等符号清晰地标注出了监测户从监测认定到精准帮扶、风险消除的一整套工作流程。
“这样的流程图好懂、好记。”西吉县震湖乡蒙集村的监测户陈进京说,2023年,他家因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较多,刚性支出大,家庭生活较为困难。于是,他便按照墙上的“流程图”和“明白纸”的步骤填写了监测户申请。被纳入监测对象后,他的孩子享受了“雨露计划”、帮扶单位助学金等教育帮扶政策,村里还给他安排了公益性岗位保洁员,给他家发放了产业奖补。现在,他家已经稳定消除风险。
西吉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蒙亚柏表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对时效性、精准度都要求较高,整个过程必须应简尽简、公开公正。明晰的“流程图”能让这项工作的整个流程一目了然,为各级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标尺和轨道,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有效避免了因标准不一、流程不规范等问题引发干群矛盾。
浦发银行驻宁夏西吉县新营乡洞子沟村第一书记李保平(右)在田间地头对重点群体进行“八必访”。
在此基础上,宁夏回族自治区还对各个环节的时限要求和监测对象建档管理、特事特办通道进行了规范。自治区出台文件明确,从农户申报、干部排查、部门预警发现风险线索之日起,到完成监测对象识别认定,一般不超过15天。完成监测对象识别后,村里必须在10天内对其制定帮扶计划并完成帮扶措施申报。要求各区县坚持“规定动作”一个不少、“自选动作”一个不加,建立农户申请、入户核查、识别监测、精准帮扶、风险消除、群众认可等简单明了、规范闭环的档案资料,规范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八必访”“一户一策”台账。对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导致出现返贫致贫风险的群众,通过“绿色通道”先行落实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等帮扶措施,同步履行识别纳入程序,确保困难群众第一时间得到帮扶。
2
精准识别织密“监测网”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但还有一些农户面临返贫致贫风险。别担心,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为您保驾护航。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些申报条件……”在“贺兰发布”视频号上,一段以动漫形式宣传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的视频颇受当地群众欢迎。大家直呼这样的政策宣传形象生动、深入人心。
这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为让广大农户切实成为政策上的“明白人”,引导各区县创新方式推进政策宣传的一项成果。近年来,宁夏持续推行监测对象申报政策和帮扶政策两张“明白纸”,通过“线上+线下”、“12317”政策咨询热线等方式构建了一套立体式、多元化的政策宣传体系。在线上,各级各地采取微信公众号、短视频、村级微信群等渠道广泛推送。其中,彭阳融媒的网上“明白纸”干货满满,详细讲述了农户如何通过APP自主申报被识别为监测对象等内容;“红寺堡视线”视频号的《政策公开讲》栏目的系列情景剧幽默诙谐、妙趣横生,让人们在追剧中记住了监测户的申请条件、识别程序等。在线下,各地组织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深入群众家中、田间地头,向群众面对面讲解政策,累计发放124万份“明白纸”。得益于全覆盖、无死角的政策宣传,宁夏各地农村群众的政策知晓率明显提升,为高效开展识别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202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滨河家园二村村民马生芳的孙子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首次手术治疗费用需30多万元。就在整个家庭一筹莫展之际,马生芳想到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政策,在村干部的帮助下通过“我的宁夏”app进行了监测对象申报。经过各级核查、研判、公示、公告后,马生芳户被识别为防返贫监测对象,享受到了医疗救助、社会兜底保障、贷款贴息等多项帮扶措施,解决了生活困难。现在,孩子的健康复查结果显示各项指标趋于正常,已能正常生活、玩耍。
这样的好消息与宁夏高效的防止返贫监测识别工作密切相关。在监测户识别过程中,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立健全了“自主申报、干部排查、部门预警”三位一体的监测体系,指导各区县紧扣防止返贫致贫监测识别核心任务,划分全域监测网格,配备网格员,开展常态化“拉网式”排查,确保风险早发现;打通多部门数据壁垒,建立智能比对平台,精准筛查潜在风险对象和家庭资产状况;认真落实评议“三联审”,严格执行“乡村入户核实和农户授权承诺,民主评议和公示,县级审核批准和公告”程序,组织多方开展多种形式的民主评议,实现监测对象应纳尽纳,编织了一张严密的“监测网”。
3
精准帮扶筑牢“防护堤”
2022年,兴庆区月牙湖乡滨河家园二村61岁的村民马付有因意外受伤面临生活困难。在被识别为防返贫监测对象后,当地政府对其落实了低保、公益岗等帮扶措施,帮他家顺利消除了返贫风险。
这得益于宁夏各区县用心砌筑了一道道牢固的防止返贫堤坝。长期以来,各地因疾病、意外事故、自然灾害、农牧产品价格等原因导致农村家庭面临生活困难的情况偶有发生。为了不让当地农户被天灾人祸等“洪水猛兽”拖入返贫致贫深渊,宁夏回族自治区通过持续规范的帮扶和风险消除程序,要求辖区内各地按照“实事求是、严格标准、规范程序”原则,以“精准识别、动态跟踪、长效保障、稳定退出”为标准,构建“全链条闭环式”风险退出机制,实现风险消除从“达标退出”向“质量退出”提升。
“首要的是做好帮扶。”兴庆区月牙湖乡负责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的干部文海洋表示,在自治区、市、区相关部门指导下,乡、村两级始终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因户施策、区别对待”的原则,综合考虑农户家庭收入、劳动力状况、产业发展需求等因素,分层分类落实医疗、教育、住房、产业、就业、社会兜底保障等针对性帮扶措施,帮助监测对象有效化解返贫致贫风险。
同时,宁夏回族自治区还专门出台文件明确了监测户消除风险的前提。只有当其家庭收入连续6个月稳定高于监测范围、帮扶措施有效、返贫致贫风险稳定消除、“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持续巩固,且监测对象认可时才可以启动风险消除程序。而且,各区县在开展监测户风险消除工作时要认真履行“三步法”。
“这里的每一步都很关键,不能错,不能乱,必须步步为营,方能人人信服。”西吉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张平介绍,第一步是村级初评“亮家底”,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现场评议监测对象收支情况与帮扶成效,广泛接受群众监督。第二步是县乡抽检“验成色”,采取“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县、乡两级开展实地抽查。第三部是动态监测“防反弹”,建立跟踪回访机制,对退出对象实施“月跟踪、季回访、年评估”,守住不发生零星散发风险叠加导致的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圆者中规,方者中矩”这句出自先秦典籍的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世间万物都需遵循一定的尺度和准则。如今,这句话已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领域的干部中深入人心,不断转化为当地规范程序、统一标准,高效筑牢防贫堤坝的重要力量。
来 源 :《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5年第16期
总监制: 姚卜成
监 制:韩世雄
编 辑:张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