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各部门迅速有力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盯紧守牢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科学调配救援力量和救灾物资,扎实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北京卫戍区先后派出2000多名官兵和民兵,分赴密云、怀柔、顺义等受灾较重地区开展抢险救援。有105个村庄、24000多户居民恢复用电。
今天,河北省对承德、廊坊、唐山、秦皇岛的防汛响应提升至二级,电力等部门连夜抢修受损线路。
受7月27日以来的强降雨影响,天津市蓟州区泃河沿线13个村庄进水。面对汛情,当地迅速行动,断电的8条供电线路目前已恢复6条。
记者从国家电网了解到,截至7月29日8点,国网北京电力通过应急抢修或接入应急电源等方式,共恢复密云、延庆和怀柔地区96个村庄以及部分高压用户的供电。目前,电力抢修作业仍在紧张进行中。
受强降雨影响,北京密云发生山洪灾害,不少村镇断电停水,一场电力抢修行动也紧急开展。
北京密云区的冯家峪镇是此次受灾较为严重的地区,在记者驱车前往受灾地点时,一路上看到不少地方已经出现了山体滑坡,道路前进困难。进入到冯家峪镇琉辛路后,记者看到这里的道路已经被冲毁,出现了断点,车辆和抢修设备都无法进入。为了能够尽快摸排电力设施受损情况,当地供电部门的抢修小队启动了无人机勘察。
国网北京密云供电公司运检部输电运维专责 齐帅:“无人机的飞行半径可以控制在100公里,勘察更多的灾情。画面里河道两侧是我们110千伏的主输电线路,它的杆塔主体结构没有问题,但是河道旁边10千伏的水泥电杆,已经完全被河水冲倒了。”
齐帅告诉记者,有了无人机巡视,一方面可以减少工作人员涉水爬山的危险,同时还能通过无人机回传画面提前部署人员和设备,一旦路通后,就可以第一时间进行抢修。在断路点不远处,记者看到已经有不少村民抵达了冯家峪镇西庄子村的安置点,发电车已经为安置点进行应急送电。
村民:“没碰到过这么大的水,上午发电机给发了电,让老百姓好充电好沟通,能跟家属联系。”
记者了解到,截至7月27日20点,密云区已经有17处安置点恢复供电。解决了部分安置点的送电问题,还有一些村落因为暴雨造成部分电力设施受损,导致村民家里断电。在石城镇供电所,这里是石城镇、冯家峪镇抢修复电工作的重要集结点,抢修小队接到任务,要赶往张家坟村进行电力应急抢修。跟随应急发电车,记者一同前往受灾地点,刚一下车工作人员就遇到了一项难题。
张家坟村党支部支委 于江涛:“昨天屋里一层都进水了,导致变压器倾斜断电。现在主要没有通信,没有电,没有饮水,没有网络,也跟外界联系不了。”
国网北京密云供电公司建设部副主任 冯江波:“变压器周边因为雨水冲刷出一个大概有4米见方的大坑,深度也得有3米。下面都是空的,很危险。常规是把发电车接到变压器的配电箱上,但是现在变压器受损,现场不具备把发电车接到配电箱上的条件。”
一方面恢复居民的用电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现场情况困难重重。抢修队伍立即进行现场勘查,决定把发电车接到变压器附近的低压线路上,先通过这种方式临时为村民恢复供电。
国网北京电力应急抢修队密云片区工作现场负责人 刘飞:“发电车是400千伏安的,能够为大概60户居民持续供电13个小时。”
抢修方案确定后,应急抢修队员们各司其职,迅速投入紧张有序的工作中。一组人员负责逐一拉开低压总开关以及所有户表开关,确保作业安全,另一组人员则动作利落地背上工具包,登杆开展验电工作。随着应急抢修人员按下发电车启动键,在一阵柴油机的轰鸣声中,一盏盏灯亮起,张家坟村全部恢复了供电。
村民 侯先生:“这边各个地方都受灾了,响应速度比较快,24小时之内解决问题。”
截至7月28日上午,密云等地仍有降雨,记者了解到,国网北京电力防汛一级应急响应仍在持续,325支抢修队伍2597人在全市分区驻扎,目前已经部署205台发电车、358台发电机。在密云、怀柔、延庆布防主配网抢修力量864人,携带水陆两栖车、冲锋舟、照明灯塔、充电方舱等应急装备,随道路清障开展应急供电抢修工作。
北京市延庆区的珍珠泉乡受到强降雨天气的影响,部分村庄的道路、房屋以及供电和通信等设施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7月28日,总台记者来到了珍珠泉乡,看到了相关抢险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因洪水导致电力中断,相关部门正在紧急抢修。
记者:“师傅您好,目前咱们南天门村的电力恢复得怎么样?”
电力抢修人员 李云海:“现在南天门几乎电都供上了,有个别的没供上,10千伏线路抢修完之后,把10千伏供电带进来,发电车就撤走了,整个村就都有电了。”
内容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