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新说
9月3日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将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包括检阅部队。届时,我国一大批军工装备将集中亮相,接受全国人民检阅,向世界展示中国捍卫和平的实力与决心。
阅兵场上的“国之利器”由谁打造?这支神秘的“央企方阵”究竟什么来头?盛会之前,小新推出特别策划“每天读懂一家军工央企”,带你——揭开军工央企的“神秘面纱”。第四期认识中国电科,走起!
当一架架英姿飒爽的战机飞跃天安门上空,
当一辆辆威武凛然的战车驰骋中华大地,
是中国电科履行
铸造自立自强“大国重器”千钧之诺的光荣时刻!
作为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唯一的军工央企,
国内唯一能够同时为各军兵种
全方位提供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军工集团,
中国电科坚定履行强军首责,
聚力攻克关键技术,
在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
发挥核心作用,
在国家网信事业高质量发展、
电子信息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骨干作用。
中国电科从战火纷飞的岁月走来,抗日战火的硝烟,激发起同仇敌忾的民族气节,同时也孕育出了以雷达修配为开端的军工电子事业。
从我国第一部国产雷达——314甲中程警戒雷达的诞生,到7010大型相控阵远程战略预警雷达在黄羊山巍然矗立;从抗美援朝时期的空中探测防线筑起,到临危受命时战场通信桥梁搭建,再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两弹一星”电子心装载,以及后来“三线建设”,为尖端武器研制提供坚实保障,我国军工电子事业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挑战与辉煌。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部雷达314甲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我国第一部远程预警相控阵雷达7010
当硝烟弥漫时,中国电科挺身而出,成为守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坚固盾牌。通过不断创新,研发出一型型高性能雷达装备,以及众多引领时代的电子产品,为推动强国强军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发展的道路上,中国电科茁壮成长。在原信息产业部直属46家电子类科研院所及26户企业基础上组建成立,2002年3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标志着这支在电子信息领域的战略科技力量正式“重装启航”。
重任千钧再奋进,中国电科紧扣自身功能使命,提出“一巩固三做强”业务布局,即巩固发展雷达探测、网络通信、电磁防护、卫星导航等尖端装备优势;做强体系,为用户提供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做强基础,支撑保障电子基础领域自主创新;做强以智能为代表的新域新质,瞄准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
牢记“国之大者”
以担当为笔,书写强国强军篇章
目前,中国电科拥有包括47家国家级研究院所、19家上市公司在内的700余家企事业单位;拥有员工20余万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超50%;拥有48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和创新中心。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从开始中国预警机逐梦之旅的那天起,中国电科就从未停下矢志不移、自主创新的脚步。
从被别人“卡脖子”,到空警-500实现全国产化,从空警-2000、空警-200,到空警-500、空警-500H预警机、空警-200H预警机,我国预警机装备彻底打破了国外的封锁,实现了从跟随、学习式发展到自主、创新式发展的转变,中国电科用自力更生、创新图强,筑就我国预警机的系列发展之路。
空警-2000预警机是一种大型、全天候、多传感器、高性能、多用途的空中预警与指挥控制飞机,机载雷达为圆盘形。它是空军信息化建设和装备发展的重要成果,是空军实现攻防兼备战略转型的标志性装备,也是空中作战体系能力的关键要素。
空警-500预警机是中国新一代中型预警指挥机,空军装备的国产第三代预警机,是世界上首型使用数字阵列雷达的预警机,成功实现“小平台、大预警”。它成为联合网络作战系统的关键节点,大幅提高中国空军的一体化、网络化和信息化作战能力。
空警-200预警机机载雷达天线类似体操用的平衡木,是一种轻型、全天候、多传感器的空中预警飞机。它标志着我国具备了预警机国产化能力,并与空警2000配套形成了预警机体系作战和规模建设。
空警-500H预警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空中预警指挥特种机,是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指挥中枢”。
空警-200H预警机是海军遂行预警探测和指挥控制的专业机型,可以作为空中指挥所,能够实现警戒巡逻、组网预警、指挥引导等功能。
预警指挥被称为信息化联合作战体系的中枢环节,是增强低空、超低空预警探测和空中指挥引导能力的重要手段。预警指挥机从“空中雷达站”飞成“空中指挥所”,成为名副其实的“长空千里眼、云天中军帐”。
勇攀科技高峰
以热爱为炬,攻坚关键核心技术
从空中“家园”到“北斗”指路,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从“天眼”巡空到“子午”逐日,从大飞机翱翔蓝天到航母挺进深蓝……中国电科广大科技工作者牢记“国之大者”,心无旁骛锻造强国强军“大国重器”。
近10年新增授权专利数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8.7%,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近百项……中国电科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以原创性、颠覆性技术供给创造新产品、开辟新赛道、催生新产业。2024年,中国电科牵头和参与的18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奖数量位列军工央企第一。
从微观世界到浩瀚宇宙,从基础理论到前沿应用。中国电科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勇闯“无人区”,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以基础材料、高端芯片、先进装备和精密仪器为舞台,直面堵点卡点,团结协作攻坚克难,推动北斗、5G、卫星通信等多类芯片年供货量累计超亿颗,以硬核产品打造自主安全的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研发的空管自动化系统覆盖全国75%空域,累计安全运行约200万小时。“睿知”系列工业软件为航空、航天、船舶、电子等15个关键行业提供服务,助力重点型号飞机协同研发效率提升30%,核心元器件质量保障周期缩短20%。
中国电科以场景应用为牵引、以基础技术为底座驱动前沿技术突破,加快人工智能从芯片、框架到模型、应用的体系布局与协同创新。“小可”大模型构建12.5T的领域专属数据湖,实现从算法研发到应用落地的全流程创新,研发的十二亿神经元规模脑仿真平台,通过创新“芯片+框架+云服务”架构,为脑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每一项突破背后,都是数十年如一日的潜心钻研,是无数次失败后的执着再战。
深化实数融合
以梦想为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40余万行代码、158款国内外芯片适配,全球首个规模化、量产级开源安全车控操作系统开源小满EasyXMen,已有413家企业,170所高校加入开源小满EasyXMen社区,下载和克隆总次数15210次,社区累计访问数97964次。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身处数字奔涌的时代,立于实数融合的坐标,中国电科广大科技工作者着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推进技术优势加速转化为产业优势、市场优势,实数融合“电科方案”服务超过2.4万家企业。
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奋楫扬帆;在智能制造的前沿,探索极限;在低空经济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用脚步丈量科技赋能的边界。中国电科围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全流程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推动工业智能、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在设备运维、质量管理、安全巡检等多类场景中实现创新应用。牵头和参与制定工业信息安全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30余项,面向电力、能源、航空、交通等重点行业,打造工业防火墙、工业网络安全智能监测审计、工控漏洞扫描等技术产品,为数千个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工业控制系统提供安全保障。
用汗水浇灌场景创新的沃土。中国电科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总体设计、产业落地、平台建设等一站式服务,实现从芯片模组、信息设备、飞机平台、低空空管到应用服务的全链条覆盖,空管监视装备占有率超90%。聚焦新能源汽车行业需求,自研25款高端MEMS传感器,累计装车超1000万件,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悬挂系统、压力胎压监测、惯性导航等系统中,国际首创车用惯导传感器是智能驾驶不可或缺的关键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碳化硅功率芯片及模块性能行业领先,在600万辆新能源车实现量产应用。
中国电科肩负使命,勇担重任,续写更加辉煌的崭新篇章。通过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能够更有效地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以及安全支撑的关键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贡献更多的力量。
更多国资央企精彩动态
尽在国资小新视频号
责任编辑丨刘一鸣
校对丨李虹萦
执行主编丨刘海草 张灏然
内容来源 | 中国电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