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错改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 “寸草晖”行动:让生态文明的种子在童心发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8-27 10:16:27   浏览次数:4  发布人:62fd****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请问这是什么垃圾?答对了才可以进入哦!”几位同学手举各类垃圾的图片在校园门口处扮演“垃圾分类拦路虎”。在杭州市春晖小学,垃圾分类、低碳生活等主题小活动、小游戏成为校园里的日常风景。“‘无废’从娃娃抓起。”国家“无废城市”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杜祥琬院士在学校考察时的话掷地有声,成为了春晖小学开展“无废”教育的初心。6年来,春晖小学提出“把有长远意义的事情做扎实”的理念,搭建起“环境育人、课程育人、团


    “请问这是什么垃圾?答对了才可以进入哦!”几位同学手举各类垃圾的图片在校园门口处扮演“垃圾分类拦路虎”。在杭州市春晖小学,垃圾分类、低碳生活等主题小活动、小游戏成为校园里的日常风景。

    “‘无废’从娃娃抓起。”国家“无废城市”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杜祥琬院士在学校考察时的话掷地有声,成为了春晖小学开展“无废”教育的初心。6年来,春晖小学提出“把有长远意义的事情做扎实”的理念,搭建起“环境育人、课程育人、团队共育”的三维框架,构建全链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学校基于“无废”教育开展的“寸草晖”行动计划入选生态环境部“2025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学校生态环境教育先进典型案例”。

    四类课程让“无废”教育“活起来”

    经过6年的实践探索,春晖小学研发了“无废”宣教、“无废”活动、“无废”体验、“无废”研学四类“无废”教育课程,让“无废”理念“活起来”。

    “同学们,知道牛奶盒属于哪类垃圾吗?”每天早上,这样的提问已成常态。春晖小学开发的“无废工坊”“玩转垃圾分类”等课程,把枯燥的分类知识变成了生动的故事。学校在学生入学时倡导“每天坚持一小步”,在毕业前发起“春风行动”。每日坚持,久久为功,让环保习惯贯穿学生整个小学时光。

    每天午餐后,值周老师会为各班泔水桶称重,将称重数据实时传入学校系统。为了减少浪费,学校设计了AB套餐,这种“光盘行动”让校园餐厨垃圾减少了40%,也让同学们懂得了“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活动类课程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究思考,培养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最终实现校园废弃物“可见、可减、可用、可消”的目标。

    “3个牛奶盒可以换1个晖宝币!”在晖宝红领巾服务公司,学生忙着回收、记账、兑换。这个由学生自主管理的“公司”下设回收、银行、商城、快递四个部门,每年能让上千件旧物重新流转。体验类课程帮助同学们理解“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零废弃”等概念,让“无废”理念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与行。

    在学校的智慧小农场,同学们既能在“垃圾分类知识测评”中闯关,又能在“无废工坊”里用塑料瓶制作花盆……老师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学生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激发他们对低碳生活的热爱。学校特别设置了8大研学活动区,包括“垃圾分类拦路虎”“垃圾分类知识测评”“拔草换大米”等场景,以“玩中学”的形式开展研学课程,让绿色理念深深扎根于孩子们的心中。

    数字赋能让“无废”成效“看得见”

    作为浙江省数字教育试点学校,春晖小学的“无废驾驶舱”系统实时显示着校园垃圾数据:今天回收了多少千克纸张,餐厅剩菜比上周减少多少……这些数据汇总成全国首个“无废学校”指数,从分类投放、源头减量等四个维度给校园“无废”成效打分。

    学校研发了“无废学校”指数治理数字评价系统,打造了“无废工作驾驶舱”管理平台,形成了一套可复制推广的“无废学校”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学生的日常“无废”行为纳入期末综合评价体系。

    更有趣的是“掌上春晖”平台的应用——老师通过系统布置环保任务,学生用手机就能记录回收物,家长也能参与家庭垃圾分类打卡。这种“数字+环保”的模式,让1800多名师生的“无废”行动变得可量化、可追溯。

    自2018年实施“无废”教育以来,春晖小学的“寸草晖”行动已辐射全国60余所学校。“无废”教育成果登上《人民教育》《中小学德育》等国家级期刊。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无废’公众教育试点学校”“全国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工作重点单位”等10余项荣誉称号。

    从课堂到实践,从家庭到社区,春晖小学的“寸草晖”行动如同春风化雨,让生态文明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当这些“小晖宝”带着绿色行为习惯走向社会,或将成为未来“无废城市”建设的坚实力量。

    来源 | 环境教育杂志

    编辑 |刘亚峰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62fd****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cuog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