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任冠虹)10月28日,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蔡中曾中国中心高级研究员董云裳(Susan A. Thornton)在“全球战略对话(2025)”论坛上发表演讲,呼吁在开放、公平的基础上,建立面向全人类的新全球共识。
![]()
董云裳作演讲 本网记者 朱高磊/摄
董云裳表示,人们如今所熟知的全球秩序,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动荡与共识之中。它并非完美无缺,但相较于此前各国争夺帝国地位与霸权的局面,这一秩序更为稳定,促进了繁荣,也带来了去殖民化、多边主义、应对跨境挑战的国际准则,以及大国间的威慑与合作平衡等益处。随着冷战结束,单极秩序形成,全球贸易迅速扩张,美国在其他国家的配合下,成为全球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者。然而,近年来,它们为国际公共产品——诸如国际标准、公共卫生、环境保护、难民救助和维和行动等——承担成本的意愿正在显著减弱。
董云裳认为,这种退缩的代价不容忽视。尽管旧秩序在过去80年间使大量人口摆脱战后的动荡与贫困,但它未能就制度改革与机制更新形成新的共识。同时,全球化碎片化的趋势也令人担忧。
她表示,当今世界的紧密关联性与现代武器的破坏性力量,使全球秩序的转型成为关乎人类生存的关键节点。在零和博弈的逻辑下,旧秩序带来的成果可能毁于一旦,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乃至全球冲突的风险正在上升。要避免这一结局,世界必须就全球秩序达成新的共识。
关于全球秩序应该达成怎样的新共识,董云裳认为,新共识不应重演冷战式的两极格局。稳定而健康的全球秩序,必须建立在开放与公平的基础上,而这取决于全球经济发展与商业往来方式的革新。同时,新秩序的建立须重视对人力资本与教育的投资。未来,能力最强、责任心最强的国家应率先行动,推动全球范围内的共同发展。从旧秩序中获益最多的群体,也应当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为人类共同的未来贡献力量。唯有如此,才能在旧秩序的终点,开辟出真正属于全人类的新共识。
10月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日报社共同主办的“全球战略对话(2025)”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挪威、丹麦等国的专家学者围绕“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与全球治理新格局”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任编辑:胡子轩
新媒体编辑:常畅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