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炎炎夏日,对普通人来说可能只是多出些汗,但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却是一场血糖管理的“过山车”之旅。您是否发现,明明平时血糖控制得不错,一到夏天就忽高忽低。这并非错觉,高温天气确实会让血糖管理变复杂。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血糖为何会坐“过山车”
高温环境对血糖的影响很大。高温是一种应激源,会刺激体内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糖升高。同时,高温会使人体血管扩张,皮下血流增加,需要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胰岛素吸收速率可能加快,反而增加低血糖的发生风险。
在夏季,大量出汗后没有及时补水,会造成脱水、血液浓稠,不仅会让血糖检测值假性升高,还可能因电解质丢失,影响胰岛素敏感性。不仅如此,在高温环境中,人的食欲普遍下降,进食量减少可能导致血糖偏低,但如果大量食用时令水果、冷饮或啤酒,血糖又会飙升。
还有一些因素,也会影响血糖稳定。由于气温升高,老年人的活动量往往下降,能量消耗减少,造成血糖升高。高温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影响睡眠,进而导致血糖波动。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这些习惯要改正
睡眠不规律夏季昼长夜短,炎热的天气容易影响睡眠,很多人习惯熬夜纳凉,殊不知,这对血糖管理极为不利。大家应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4~26摄氏度,避免空调直吹,定时通风,规律作息。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夜里多汗的情况,这可能是低血糖的信号。
情绪易波动夏天,人容易烦躁,再加上血糖忽高忽低,简直是雪上加霜。情绪失控会进一步影响血糖,形成恶性循环。学会自我调节很重要,糖尿病患者可以尝试深呼吸、听音乐或与亲友交流来缓解压力,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补水不及时大家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大家最好每小时都饮用少量白开水或淡茶水,每天总量达到7~8杯(1500~1700毫升)。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不可饮用含糖饮料、碳酸饮料、浓茶、浓咖啡,以及各种酒类,严重肝肾疾病患者应遵医嘱喝水。
忽视卫生防护夏季,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皮肤、呼吸道及泌尿系统感染,而感染又是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应定时洗澡、及时更衣,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另外,大家应注意食品卫生问题,一旦发生急性胃肠炎,腹泻呕吐可能引起应激性高血糖,甚至诱发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擅自减药停药高温会使人食欲下降,有些糖尿病患者担心低血糖,便擅自减药甚至停药,这是极其危险的做法!调整药物剂量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尤其是正在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贸然停药可能诱发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夏季怎么吃才健康
很多糖尿病患者白天食欲不佳,晚上却开了“小灶”,啤酒、花生、毛豆、烧烤……跟朋友边吃边聊,不知不觉就吃多了,血糖也随之飙升。
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身病情计算每日所需热量,制订合适的饮食计划。选择清淡、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低糖水果、全麦面包等,并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
胰岛素保存有讲究
胰岛素非常娇气,既怕冷又怕热。未开封的胰岛素应避光冷藏在2~8摄氏度的环境中,与食物分开存放;已开封的胰岛素可在30摄氏度以下的阴凉处保存4~6周(具体请查看说明书)。
需要注意的是,胰岛素绝不能冷冻!糖尿病患者不可将胰岛素留在高温的汽车内,乘飞机时必须随身携带。高温环境下,可用包裹好的冰袋给冷藏袋降温,但冰袋不要直接接触胰岛素,同时避免剧烈震荡。
夏季运动有门道
运动对糖尿病患者至关重要。糖尿病患者可在早餐后或晚餐后1小时进行运动,避开中午高温时段。每次运动20~30分钟为宜,每周坚持5天,总时长达到150分钟。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应补水200~300毫升,每运动15分钟补水100~150毫升,避免摄入含糖饮料;运动后,待汗液完全消退再进入空调房,稍作休息再洗温水澡,千万不可洗冷水澡。
夏季血糖管理更具挑战性,糖尿病患者只要了解这些“陷阱”并加以避免,便能安然度夏。
来源:老年健康报
文:北京老年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耿亚辉
策划:郑颖璠
编辑:尤颖康 杨真宇
校对:马杨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