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错改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编造招考谣言,严惩不贷!|今快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10 15:20:14   浏览次数:1  发布人:f223****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今快评 近日,云南一网友因篡改高中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并在短视频平台传播,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 眼下,中高考招生录取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一些网民、博主抓住公众对招考信息的关切,编造散布各类教育谣言。造谣者带走了流量和利益,却给公众留下了混乱、焦虑和不安。一些谣言传播甚广,还可能破坏招考秩序。及时查处造谣者,斩断谣言传播链条,以正视听、以儆效尤,公安机关的这一记重拳打得好。 互联网降低了信息发布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今快评

    近日,云南一网友因篡改高中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并在短视频平台传播,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

    眼下,中高考招生录取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一些网民、博主抓住公众对招考信息的关切,编造散布各类教育谣言。造谣者带走了流量和利益,却给公众留下了混乱、焦虑和不安。一些谣言传播甚广,还可能破坏招考秩序。及时查处造谣者,斩断谣言传播链条,以正视听、以儆效尤,公安机关的这一记重拳打得好。

    互联网降低了信息发布门槛,教育这一社会关注度高的领域,成了“谣言重灾区”。一到关键节点,社交平台上,各种“内部消息”“独家解读”频频登场。治理教育谣言面临不小的挑战,但直面公众关切与期待,必须迎难而上。完善权威信息发布机制,加快辟谣澄清速度,夯实平台内容审核责任,加大造谣行为打击力度,相关主体协同发力,才能守护教育领域的信息净土。

    本文来源|中国教育报2025年7月10日01版

    本文作者|杨三喜

    图片制作|王佳实

    责任编辑|王佳实

    今快评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f223****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cuog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