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红色引擎驱动产教融合青岛市民营中小企业家互助协会与青岛中盛技工学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5年7月19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大会”分会场“民营中小企业家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商协会党建共建联谊会议”在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顺利举办,来自政府、企业、商协会及教育领域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大会在青岛中盛技工学校与宇树科技联合呈现的机器人表演中拉开帷幕,智能机器人与机器狗通过精准协作,完成了一系列高难度舞蹈互动任务,获得在场观众阵阵掌声。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这场融合人工智能、机械控制与工业美学的视觉盛宴,展现了职业教育与前沿科技深度融合的卓越成果。现场观众纷纷驻足,为机器人的灵活动作与高效协作赞叹不已,直观感受到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成果。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让红色教育融入职业教育
在党建共建环节,青岛中盛技工学校党支部书记张彦超与青岛市南通商会、山东省内蒙古商会、青岛市绿色建材协会、青岛市科技装备商会、青岛市莱州商会、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及青岛市民营中小企业家互助协会等多家单位代表,以“党建共建”为纽带,签署共建协议。签约仪式简洁而庄重,随着横幅缓缓拉开,标志着跨领域的党建合作正式启幕。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此次跨界联盟,以党建共建为纽带,将通过党建引领,推动职业教育与商协会资源深度融合。未来,各方将联合开展党建活动、共享教育与企业资源、共推社会责任项目,探索“党建+教育”“党建+产业”的新路径,职业教育与商协会的产业资源将实现更高效的对接,共同服务区域经济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打造校企合作的新标杆
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青岛市民营中小企业家互助协会荣誉会长孙果林与青岛中盛技工学校党支部书记张彦超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以“民营中小企业家高质量发展论坛”为契机,正式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致力于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推动职业教育与民营经济深度融合,为民营中小企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据悉,青岛中盛学校一直致力于探寻产教融合的创新发展之路。一方面,学校推行“入学即就业”模式,专门开设“国企委培订单班”,并与海尔智家、海信集团、中车四方等二十余家行业领军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合作领域广泛,涉及智能制造、计算机网络应用、机械设备维护、核电以及文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另一方面,学校紧密结合本地产业特点以及智能制造、文体健康产业的升级趋势,重点打造“智能智造”与“文体健康”两大专业集群。“智能智造”专业集群以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为龙头,整合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机械设备维修、机电一体化等相关专业,致力于培育掌握先进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文体健康”专业集群则依托其在休闲体育方面的突出优势,深度融合护理、休闲体育等学科方向,着力打造文体产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此次合作,不仅体现出青岛中盛技工学校与青岛市民营中小企业家互助协会在“产学融合 校企合作”层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更是双方在推动职业教育和民营经济相互融合方面的积极作为。双方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搭建起沟通合作的桥梁,使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衔接,为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筑牢人才和智力根基。
从机器人表演的科技震撼,到战略合作与党建共建的务实推进,青岛上合之珠的这场会议,勾勒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路径。当产教融合的“青岛模式”遇上党建引领的“红色引擎”,青岛中盛正以创新姿态,书写新时代职业教育与民营经济协同发展的壮丽篇章。(陈坤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