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952年8月23日,朱光亚写下日记,坚定了入党决心。
朱光亚,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朱光亚的一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他的入党之路也充满了时代的印记与个人的坚定追求。从抗美援朝的烽火中坚定信念,到郑重递交入党申请,再到成为党员后为国家奉献,每一步都彰显着他对党的忠诚与担当。让我们通过朱光亚的日记和真实经历,回顾这位科学巨匠的入党之路。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怎样正确认识入党问题?组织上入党?思想上入党?是不是满足于做一个好的团员(或盟员等)就算了?申请若不准应该如何看法?这次参加工作(朝鲜停战谈判代表团翻译工作),努力方向,要求在这次工作中锻炼自己,争取入党。”这是1952年8月23日,朱光亚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写下的战地日记。从这篇日记里可以看出,朱光亚对入党有了更深的认识,也由于战争的洗礼,进一步坚定了入党信念。
他的入党之路,是一段在烽火中锤炼信仰、在奉献中践行忠诚的历程,映照出一代知识分子以身许国的赤子之心。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朱光亚
来源 | 长春日报
抗美援朝坚定入党信念
1952年,年仅28岁的朱光亚接到了一项特殊使命——作为翻译人员赴朝鲜参加停战谈判工作。当时他刚刚从美国留学归来不久,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
这一经历成为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也坚定了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
朱光亚在朝鲜停战谈判代表团担任外文秘书和高级译员,主要负责将代表团秘书处起草的中文发言稿译成英文,并负责会议记录的档案整理。面对美方代表的刁难和谈判桌上的激烈交锋,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爱国情怀。他在日记中写道:“我们的政策:过去是团结进步,争取中间,孤立顽固;现在要迈进一步,要依靠进步,团结中间,分化顽固!如分化美、英,哪怕是两秒钟也是好的。”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朱光亚的朝鲜战地日记
来源 |《朱光亚传》
1953年,朱光亚因在停战谈判中的出色表现荣立三等功。这段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对党的信仰和追随的决心。他在后来的思想汇报中写道:“初去开城参加工作时,是抱着临时思想的,以为工作三五个月就会回来的...到了朝鲜后,情况了解了一些,国际局势也急剧地起着变化,首先要求我们的就是建立长期思想,对于我来说,这也是第一次比较严格的考验。”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抗美援朝军功证明书
来源 |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正式提出入党申请
从朝鲜回国后,朱光亚被调往东北人民大学(今吉林大学)参与物理系创建及教学工作。在这里,他正式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表达了自己渴望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强烈愿望。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1952年10月25日,朱光亚被任命为
东北人民大学物理系特殊实验计划组副组长
来源 | 吉林大学官网
在申请书里,他写道:“我自己觉得还有不少缺点,我还要继续加强学习,但是,我认为我应该向党表示我的决心,提出我的入党申请,请求党来考验我、进一步锻炼我。如果我的请求一时还不能实现,我将决不会因而松懈我的斗志,因为我相信党一定能为我指出更明确的努力方向,指引我继续向前迈进。”
朱光亚的入党申请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长期思考和观察后的慎重决定。早在西南联大求学期间,他就接触过进步思想,参加过“一二•一”民主运动。在美国留学期间,他牵头起草《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号召海外学子回国参加祖国建设。1950年回国后,他又参加了湖南的土地改革运动,加深了对党的认识和感情。
在东北人民大学工作期间,朱光亚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卓越的教学能力赢得了师生们的尊敬。他主讲原子物理学等课程,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物理学人才。同时,他积极参加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他在日记中写道:“要检查自己的工作,斗争性很差,高级知识分子间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反对‘无原则的团结’,自卑感是不应该有的!”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1954年在东北人民大学执教期间,朱光亚(前排中)与物理系同事们在新物理教学楼前合影
来源 | 吉林大学官网
然而,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政治环境,朱光亚的入党申请经历了一些波折。党组织对他的考察十分严格,既看重他的业务能力,也关注他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表现。朱光亚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对党的忠诚。
经过党组织的长期考察和培养,1956年4月,朱光亚最终实现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夙愿。入党后,他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中国的科技事业中,特别是在核武器研制领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55年,党中央决定发展我国的原子能事业。1959年,朱光亚被调到第二机械工业部核武器研究所工作,与邓稼先等人一起开始了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工作,次年起担任副所长……
朱光亚的入党之路,展现了一位爱国科学家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的感人历程。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两弹一星”精神的核心内涵——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政治部组织撰写. 朱光亚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2]我们的父亲朱光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他是中国科技“众帅之帅”,却说一生主要做了一事[N].中国科学报,2024-12-25.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出品
约稿咨询:
010-87413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