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错改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光明日报】民生枝叶总关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11 16:51:19   浏览次数:1  发布人:de3f****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民生枝叶总关情——追记江苏省仪征市人民法院原常务副院长边晓斌7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江苏省委在南京联合召开表彰会,追授江苏省仪征市人民法院原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边晓斌“全国模范法官”“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3年12月14日,49岁的边晓斌在执行案件现场勘查任务时,不幸因公殉职。边晓斌奋斗在基层司法审判第一线近30年,在不同的岗位上创造了过硬的业绩,赢得人民群众的

    民生枝叶总关情

    ——追记江苏省仪征市人民法院原常务副院长边晓斌

    7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江苏省委在南京联合召开表彰会,追授江苏省仪征市人民法院原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边晓斌“全国模范法官”“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23年12月14日,49岁的边晓斌在执行案件现场勘查任务时,不幸因公殉职。边晓斌奋斗在基层司法审判第一线近30年,在不同的岗位上创造了过硬的业绩,赢得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47本笔记本,一位基层法官的29年

    边晓斌的牺牲,留给大家大大的震惊和不可置信。

    “就在边院长牺牲前一天晚上,他还打电话嘱咐安排救助案件上会研究,月底前把司法救助资金发放到位。”仪征法院行政装备科副科长阚超告诉记者,那时的许多救助对象,如今已经走出困境。

    仪征法院民二庭法官助理周婷婷还记得出事前两天与边晓斌一起接待信访群众。“边院长比我还早到,已经摆放好椅子,迎候信访人……”

    当大家在悲痛中整理边晓斌遗物时,发现这位和蔼可亲、工作认真的同事,遗物里最多的是笔记本,那是边晓斌从1994年工作以来使用的笔记本,足足有47本。在这47本笔记本里,有学习笔记、有会议记录、有个人总结……一字一句记录着边晓斌从事司法工作29年的点点滴滴。

    最上面一本,也是边晓斌刚工作时最早的一本笔记本,纸张已经泛黄,可笔记本扉页上,当年边晓斌使劲描画的两个字,依然清晰而庄重——“奋斗”。

    一张合影、一块奖牌、一个好人

    边晓斌办公室的书橱里,一张照片、一块写着“真情系百姓、温暖抵人心”的纪念奖牌,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照片里,与边晓斌并肩站立的工人们笑得灿烂。听闻有记者来采访边晓斌的事迹,照片中的一员——当地某企业职工苏福喜匆匆赶到法院,讲述起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1994年,仪征一企业招收当地近500名农民成为合同制工人,企业以一年一签的方式与他们连续签订短期劳动合同。可过了十几年,公司突然公告终止劳动合同,让这批工人以派遣工的名义回原岗位。认为遭到不公正待遇的工人便集体将该企业诉至法院。

    “那段时间我们到法院得有100多次,每次都是一句话,案子进展怎样了?边院长每次都和气地接待我们,听取我们的想法,还多次带我们去厂里协调。”

    后来这些工人如愿与企业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工人权益也得到有效保障。尽管已过去十几年,苏福喜和工友王忠玉对边晓斌的感激之情始终没有变淡。“结案以后,我们拉了一车鞭炮到仪征法院,边院长拒绝了,就说我们拍张合影吧,最后留下了这张照片。”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张照片和当时工人们送的纪念奖牌,始终是边晓斌办公室里唯一摆放的荣誉见证。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如今一聊起边晓斌,曾受他帮助打赢官司的杨玉珍仍泣不成声;当得知边晓斌牺牲的消息,数千里外的新疆新源县人民法院,边晓斌曾挂职的地方,也组织了一场追思会;送别边晓斌遗体时,数百位群众自发前来,大家虽不认识,但都感叹着“边院长,真是一个好人呐”。

    边晓斌的“灯”还在继续照亮

    边晓斌牺牲那天傍晚,同事们久久站立,流着眼泪关掉了边晓斌临走没来得及关掉的灯。灯虽已熄灭,但以身为灯的边晓斌还在为许多人照亮前路;窗前植物也已干枯,可他种下的公义与希望的种子,还在不断开出繁花、结出硕果。

    行走在仪征的江边,原某造船有限公司曾经荒芜的厂房,如今已成为生产翅片管、热管的车间。正是有了边晓斌和同事们的不断奔走,这片曾8次挂牌拍卖均因无人报名而流拍的沿江土地和厂房被重新盘活,258名职工和150余名债权人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记者来到仪征市宝能小学时,孩子们已经放暑假,“留守”值班的校长尚仁宝带着记者参观干净整洁的校园。“要是没有边院长,这个校园、学校前面这条路,都可能还是一片工地呢。”几年前,宝能小学在建项目因债务纠纷陷入停工。“一边是家门口的学校‘可望而不可即’,一边是实验小学东区校不堪重负。”尚仁宝回忆,“当时要不是边院长说‘上千名孩子上学的事都不算迫切,那什么样的情况才算’,孩子们可能到现在还不能在家门口入学呢。”

    “今年我们招生工作已经结束,秋天一到,又会有200多名新同学来报到。”尚仁宝告诉记者。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刘华东 苏雁

    编辑:杨书培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de3f****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cuog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